邢质斌,1947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固安县的一个教师家庭,祖籍山西昔阳。她的父母都是教师,从小便为她灌输了丰富的文化知识。耳濡目染之下,邢质斌渐渐对播音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回想起来,她小时候常常听着父母念书的声音配配网配资,渐渐地,自己对语言的掌控和播音的工作产生了浓烈的向往。
1964年,邢质斌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。正值国家号召青年下乡的时期,她随即前往河北省宁晋县插队劳动。虽然一开始从事的是繁重的农活,生活十分艰辛,但她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。后来,她被安排到公社大队的广播站担任广播员,每天播报农事通知、天气情况等。她的声音稳定、沉稳,村民们听得安心,渐渐地,她在当地的名气也越来越大。
邢质斌工作踏实,成绩斐然。1973年底,她被调往北京市大兴县广播站继续担任广播员。那时,北京电视台录音科科长宋培福在大兴县听到了她的播音,并且认为她的声音有独特的力量和节奏感。宋培福随即推荐她去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学院深造。深造之后,邢质斌以借调的方式进入了北京电视台,随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员工。1978年,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,她的职业生涯也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。从基层广播员做起,邢质斌靠着实打实的努力,逐步走到了央视的舞台。
展开剩余73%1981年7月,邢质斌与赵忠祥首次以男女主播搭档的形式主持《新闻联播》。这一搭档形式当时在电视界算是新鲜事儿,很快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同。她的声音庄重、字正腔圆,特别是在播报国家大事时,展现了强大的说服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赵忠祥转型为专职主持人,她也先后与薛飞、罗京、张宏民、杨柳、王宁等知名男主播搭档。进入80年代末,邢质斌还曾担任央视播音组组长,负责指导新人,管理播音工作。她一直保持着端庄稳重的风格,观众习惯了她每天准时出现在《新闻联播》的屏幕上,把她视作一个可靠的熟人。
除了日常的播报工作,邢质斌还参与了多次重要活动的报道。1984年国庆阅兵时,她与赵忠祥搭档进行总解说;1999年国庆阅兵时,她又与罗京携手解说。1991年,她还出现在艺术家张培力的录像作品《水──〈辞海〉标准版》中,朗读了词典中“水”字开头的定义。此作品在艺术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。她的职业生涯中,还经历了随领导人出访的机会,首次乘坐飞机、喝可乐、吃西餐都让她感到新奇,然而她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节奏。2006年,邢质斌凭借多年的卓越贡献,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,成为央视新闻播音领域的标志性人物。
在央视工作了28年后,2007年邢质斌满60岁,根据规定应当退休,但央视决定返聘她两年,继续参与节目制作。2009年6月16日,她主持了最后一期《新闻联播》,并于7月9日正式办了退休手续。央视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,领导和同事纷纷到场。退休后的邢质斌本计划低调生活,偶尔参与播音专业培训,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。她的播音风格深入人心,许多观众都认为她“庄重沉稳”,她的播音风格与央视的形象高度契合。
然而,邢质斌的晚年却不如预期顺遂。1995年,她接下了一个代言——“使你美”减肥腰带。该产品宣称能够通过振动按摩达到瘦身效果。邢质斌录制了5至10分钟的专题片,并在电视台播出。由于她播报新闻的语气严肃,观众产生了信任,纷纷购买此产品。然而,产品效果不佳,甚至被查出是假冒伪劣商品,夸大宣传的情况严重,消费者的投诉接踵而来,央视不得不介入调查。公众对她作为央视主持人代言如此问题产品产生了质疑,认为她违反了职业操守。央视对她进行了批评,暂停了一周的工作,并制定了新的规定,限制主持人代言商业产品。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邢质斌的形象,媒体报道铺天盖地,虽然她并未公开道歉,但声誉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2012年,邢质斌再次陷入代言风波。这次她与山东潍坊惠发食品有限公司签约,担任形象代言人。企业制作了一则模仿《新闻联播》格式的视频,邢质斌为其播报了三条企业新闻,其中包括她签约的消息。然而,这段视频被外界误解为广告,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,评论区的批评声一片。调查发现,该企业的产品存在“三无”情况——缺少正规标识、生产日期和质量合格证,消费者纷纷质疑其安全性。虽然企业表示视频并非广告,且责任在于泄露视频的人,但舆论并未平息,邢质斌也未做出回应。她的名字再次成为负面新闻的焦点,而她曾经的受欢迎形象则彻底崩塌。
这两次代言风波,使邢质斌从昔日的金话筒得主变成了争议人物,她的晚年声誉也因此一落千丈。
发布于:山东省深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